唐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助力雄安新区建设,绿色建材企业产值突破80亿
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,装配式建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。作为雄安新区的配套产业,河北省唐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承接雄安新区建设需求,吸引了众多绿色建材企业入驻。目前,园区内已有30家企业,年产值超过80亿元,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支撑。
唐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位于河北省唐县,占地面积约2000亩,是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。自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,产业园以绿色、环保、智能为发展方向,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。
在雄安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,唐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承接雄安新区建设需求。园区内企业以生产装配式建筑构件、绿色建材为主,涵盖了钢结构、混凝土、玻璃、门窗等多个领域。这些企业生产的绿色建材产品,不仅满足了雄安新区建设的需求,还为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据了解,园区内30家绿色建材企业中,既有大型国有企业,也有民营企业。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、设备升级,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。其中,部分企业已成功进入雄安新区建设市场,为雄安新区提供了大量优质绿色建材。
在唐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,绿色建材企业年产值超过80亿元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产业园在政策、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支持。园区通过提供优惠政策、优化营商环境、加强产学研合作,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为了更好地服务雄安新区建设,唐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园区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提高产品附加值,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建材品牌。
此外,唐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还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。园区与国内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。同时,园区还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活动,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,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展望未来,唐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加大产业布局,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在雄安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,产业园将继续承接雄安新区建设需求,为雄安新区提供更多优质绿色建材,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、智能、创新、宜居的新城。
总之,唐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在承接雄安新区建设需求、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产业园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为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。
- • 保定-苏州产业协同中心正式挂牌,携手承接长三角科创资源
- • 京津冀首个跨境数据流动试验区落地,外资企业数据跨境自由流动开启新篇章
- • 京保社保卡互通:打破地域限制,实现异地就医与公交出行一卡通用
- • 徐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%,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能源转型
- • 徐水驴业养殖粪污资源化率超95%,循环模式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新潮流
- • 2035年目标: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展望
- • 元代杂剧国际学术周盛大开幕,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戏剧比较研究成焦点
- • 保定至法兰克福直航开通,欧洲企业单日签约12个项目,共谋合作新篇章
- • 无人机编队作业助力万亩农田,药剂用量减少20%,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奶牛场沼气发电项目并网,助力年碳减排量等效植树百万棵
- • 财经部与计算机部教师跨学科教研,共筑职普融通教学新篇章
- • 保定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国家批复,总投资120亿打造12个产业集群
- • 阜平马兰小学合唱团绽放央视舞台,邓小岚音乐教室助力乡村音乐教育新篇章
- • 唐县流动医院改装救护车,太行深山区实现CT检查村村通
- • 保定临空经济区规划获批,2030年目标吸引外资超100亿美元,打造京津冀地区新经济增长点
- • 高阳县纺织废料循环利用项目落地,秸秆变环保纱线助农增收
- • 90后乡村CEO年薪制试点,古村落旅游收入翻五倍的创新实践
- • 涞源县高原村暖冬工程再升级,温暖民心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一带一路”跨境电商峰会签约30国,交易额突破200亿元,共绘全球贸易新蓝图
- • 二中分校初一新生报到率100%,随机派位政策获家长点赞,教育公平再下一城
- • 曲阳石雕非遗工坊传承匠心,千人学徒作品荣登国家博物馆
- • 保定乡村CEO年薪超20万,90后海归带火古村落旅游,乡村振兴新风向
- • 涞源县野三坡“百里峡夜游”首开,萤火虫星空栈道成京津冀避暑新地标
- • 保定阜平县木耳产业年产值破10亿,成为富民“黑金”
- • 社区智慧菜场改造完成,AI秤自动识别560种农产品,智慧生活新体验
- • 涿州百家姓祠堂修复:唤醒家族文化记忆,传承千年家国情怀
- • 高阳县土布织机变身3D打印机,清代纹样“织出”立体模型
- • 12岁少年石雕作品荣登故宫博物院,曲阳石雕技艺传承再添新篇章
- • 京雄保城际铁路保定东站扩建开工,运力提升3倍,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
- • 曲阳石雕借力中欧班列,千年技艺产品直抵巴黎卢浮宫商店
- • 涿州影视职校虚拟制片实验室正式投用,学生参与央视纪录片特效制作
- • “银龄讲学计划”助力山区教育,退休教师年薪补助10万,共筑教育梦想
- • 博野县古梨园创新应用卫星遥感技术,病虫害防治效率显著提升70%
- • 唐县唐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,沿岸30公里休闲步道亮相
- • 望都县辣椒加工废水循环系统正式投用,年节水能力达200个游泳池
- • 直隶总督VR政务体验馆盛大开启,游客“穿越”体验李鸿章公文批阅
- • 白洋淀保定区域鸟类种群增至230种,生态修复成效显著获联合国点赞
- • 唐县智慧物流枢纽投用AGV机器人,分拣效率提升15倍 助力雄安建设
- • 太行鸡荣登国家遗传资源库,种源保护工程全面启动
- • 望都县辣椒合作社创新“妈妈工坊”,弹性工作制助力8000留守妇女脱贫致富
- • 曲阳石雕工匠培育计划正式启动,万名学徒获国家职业认证,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
- • 狼牙山红色旅游热度攀升,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
- • 阜平食用菌产业崛起,年产值突破10亿元,深山小县变身“华北菌都”
- • 唐县全域“光伏+农业”模式落地,30万亩山坡地实现双重收益
- • 京东亚洲一号保定智能产业园正式启用,京津冀配送时效大幅提升50%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成功,抗病新品种亩产提高5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唐县太行山跑山猪电子身份证启用,养殖数据实时上链,智慧农业新篇章开启
- • 涞源白石山“悬崖胶囊酒店”盛大开业,全透明舱体悬挑千米高空,开启极致观景新体验
- • 涿州花丝镶嵌艺术节盛况空前,30国设计师跨界联名奢侈品,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
- • “一网通办”助力农民工子女入学,证件线上核验实现即时入学
- • 雄安新区迎来非遗驴肉火烧工坊,日销2万个创历史新高
- •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20载,助力基层教育发展,培养2000余名教师骨干
- • 保定再创辉煌:入选全国数字经济试验区,人工智能产业园签约百亿项目
- • 保定焖子技艺申报地理标志,冷链包装助力传统美食走进大湾区
- • 夜游保定,10条主题街巷焕新升级,点亮古城魅力
- • 阜平晋察冀红色文化节推出沉浸式行军剧本杀,体验穿草鞋走百里挑粮小道
- • 望都县辣椒博物馆荣膺国家3A景区称号,打造沉浸式辣味历史体验之旅
- • 中关村创新中心孵化企业超500家,培育首个独角兽企业,引领科技创新新潮流
- • 阜平县悬崖村秸秆龙舟申遗成功,20米巨龙端午竞渡唐河,传统文化焕发新生
- • 博野县梨园“古法梨膏熬制课”开讲:柴火土灶熬糖浆,传承技艺获劳动证书
- • 祖冲之圆周率科技馆盛大开放,全息剧场演绎《大明历》制定传奇
- • 直隶官府菜烹饪技艺荣获国家级非遗称号,20道秘方数字化建档传承千年文化
- • 顺平县伊祁山“桃核小屋”民宿集群惊艳落成,万枚桃核装饰点缀诗意家园
- • 涞源县废弃矿坑华丽转身,贫困户月薪6000元变身造雪师
- • 保定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成效显著,610.8万亩农田实现“旱涝保收”
- • 元曲文化周启幕,保定老调剧团复排《西厢记》明代原版,传承经典焕发新光彩
- • 《保定名人大辞典》编纂启动:穿越三千载,镌刻保定辉煌人物
- • 保定陆港与天津港通关一体化,物流成本直降35%,区域物流效率再提升
- • 顺平县肠衣产业工人技能大赛成功举办,冠军喜获“欧盟标准操作师”认证
- • 曲阳县石雕非遗传承班开班,50名贫困学员入选故宫修缮人才库,助力文化遗产保护
- •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.1%,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82%:中国经济展现强劲增长势头
- • 唐县太行山跑山猪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,每头猪溢价2000元,引领绿色食品新潮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