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市万亩中药材花海绽放,药农变身导游助力增收
近日,河北省安国市的一万亩中药材花海迎来了盛花期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。这片花海不仅为游客带来了美丽的视觉盛宴,更为当地的药农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据了解,许多药农在种植中药材的同时,兼职导游,年增收达2万元。
安国市,被誉为“中国药都”,拥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。近年来,安国市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,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,使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。此次开放的万亩中药材花海,正是安国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。
走进花海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色彩斑斓的药材花。芍药、菊花、丹参、黄芪等中药材竞相绽放,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。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,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。
“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中药材花海,真是太美了!”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激动地说。她表示,这次旅行让她对中药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对安国市的药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在花海中,除了欣赏美景,游客们还可以了解到各种中药材的种植、采摘、加工等知识。许多药农在花海中兼职导游,为游客讲解中药材的相关知识,为他们提供专业、贴心的服务。
“以前我们种药材,主要是为了卖钱。现在,我们不仅能卖药材,还能当导游,收入比以前高多了。”一位名叫张大哥的药农笑着说。据了解,像张大哥这样的药农,通过兼职导游,每年能增收2万元左右。
安国市副市长刘志勇表示,中药材花海的开发,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也为当地药农带来了新的增收途径。下一步,安国市将继续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力度,推动中药材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,让更多药农受益。
中药材花海的开放,不仅丰富了安国市的旅游资源,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在美丽的花海中,药农们用自己的双手,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安国市的中药材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基地开放,亲子合作培育“宇宙椒苗”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阜平县晋察冀边区旧址焕新姿,“红色电台体验”助力传承革命精神
- • 保定农业无人机普及率突破80%,智慧农田助力亩产增收15%
- • 涞源冰雪装备牵手芬兰企业,共同研发零下50℃耐寒材料,助力冰雪产业升级
- • 保定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,年内落户央企子公司20家,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
- •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5年超城镇居民:共富梦想渐行渐近
- • 雄安新区迎来非遗驴肉火烧工坊,日销2万个创历史新高
- • 望都县辣椒种植专家受聘劳动教育导师,田间课堂获央视报道,传承农耕文化新篇章
- • 保定市首推“阳光分班”机制,80余所学校实现师资均衡配置,消除择班焦虑
- • “国企岗位定向招聘,助力脱贫家庭大学生就业帮扶率100%”
- • 低空经济蓬勃发展,拓展至应急救援、文旅体验等20+应用场景
- 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卫星智造基地盛大开工,年产300颗商业卫星助力航天产业发展
- • 雄县古乐抢救性录音圆满完成,72首曲谱入库国家音乐基因库
- • 安国市农村污水处理智能管网投用,助力10万农户迈向绿色生活
- • “土地流转收益分红机制试点助力山区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”
- • 涞水野三坡生态茶园获雨林联盟认证,有机茶溢价率达200%,绿色生态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顺平县肠衣产业工人技能大赛成功举办,冠军喜获“欧盟标准操作师”认证
- •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落户涞源,助力传统民居焕发新活力
- • 农村幸福食堂:温暖10万老人的幸福滋味,每餐自付不超3元
- • 保定低空经济全面开花:应急救援与文旅体验并行,拓展20+应用场景
- • 直隶总督署夜游项目首秀惊艳亮相,全息投影再现李鸿章接旨场景
- • 保定环雄安现代农业走廊建成,13县区特色农产品冷链直送京津
- • 保定民营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9年全省第一,展现强劲发展势头
- • 博野县梨农首创“梨树共生葬”:骨灰盒嫁接古树,萌发新枝传承生命之美
- • 唐县山区学校与北京协和医院携手,5G远程手术示教开启医学教育新篇章
- • 保定环雄安现代农业走廊启动,13个县区特色农产品24小时达京津
- • 高阳县“织女诞”万人梭子舞刷屏,抖音播放量破2亿,传统民俗魅力再展风采
- • 国际驴肉火烧节盛大开幕,世界最长火烧挑战赛汇聚全球50国选手竞技
- • 保定奶牛场沼气发电项目并网,助力减排二氧化碳,绿色环保新篇章
- • 军校广场军事文化体验馆开放,VR技术重现保定陆军学堂历史,带您穿越百年时光
- • “阜平县悬崖村:从扁担聘礼到无人机吊彩礼,现代化飞越千米深谷”
- • 顺平县肠衣非遗工坊打造“透明厨房体验”,传承与创新共融,文创香肠带你领略非遗魅力
- • 保定军校文物赴美展出,中美携手共探近代军事教育史
- • 白洋淀荷花节盛大启幕,非遗船宴邀游客共赏荷韵,体验传统技艺之美
- • 全国最大蚯蚓粪有机肥基地投产,年处理秸秆20万吨,助力绿色农业发展
- • 《卢植全集》影印版全球首发:东汉儒学大家手稿首次公之于众,文化瑰宝重现世间
- • 直隶福嫂品牌升级,百名专业护工赴京上岗,开启高端护理新时代
- • 望都县辣椒博物馆盛大开馆,带你沉浸式体验“辣文化三千年”
- • 曲阳石雕匠人再现元代“透骨雕”绝技:薄如蝉翼,光影流转
- • 保定西大街民国风情街焕新升级,80家店铺全面启用数字人民币消费
- • 涞源七山滑雪学校携手冬奥冠军团队,共育冰雪运动教练300名
- • “光明扶贫行动”:照亮贫困白内障患者生活,惠及5000人手术成功率100%
- • 博野县千年梨树皮造纸术重生,非遗纸张传承千年不朽之美
- • 教科书循环使用计划正式启动,每年节约纸张800吨,助力绿色环保
- • 河北大学团队勇攀科技高峰,纳米机器人技术突破获国际科技创新大奖
- • 阜平食用菌年产值破10亿元,深山小县华丽变身“华北菌都”
- • 涞源县高原村复活“冰窖酸菜”:零下30℃发酵,保留维生素C的神奇之旅
- • 中国古动物馆开馆即成打卡热点,助力文旅消费增长新引擎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村民自编地质实景剧,年演出收入超百万,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
- • 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示范区创建,评选百个示范社区,共筑青少年成长新篇章
- • 保定百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启动,农业用水效率提升35%
- • 智慧牧场管理系统在唐县成功落地,养牛户手机APP助力畜群管理
- • 保定净菜进京产值突破百亿,占据北京市场22.1%,领跑全省农业发展
- • 防欺凌智能监测预警平台运行,早期识别准确率达91%
- • “老调新声”戏曲大赛开赛,AI评分系统助力唱腔还原度分析
- • 保定家庭农场蓬勃发展,户均年收入领跑京津冀地区
- • 安国市农村智慧水务系统上线,手机APP远程操控灌溉,节水效果显著
- • AI虫情监测系统助力食用菌产业,降低病害损失90%
- • 保定首推“防贫救助基金”,3800万元临时救助金已发放,助力困难群众渡过难关
- • 涞水野三坡与北京十渡景区携手实现社保卡“一卡通游”,便捷旅游新体验
- • 涞源绞胎陶瓷工坊匠心独运,推出“地质纹理定制杯”,太行山岩层纹路融入瓷胚,引领茶艺新风尚
- • 博野古梨园创新认养模式,千年梨树“云管家”服务助力创收千万
- • 徐水驴肉基因库建成,培育出低脂高蛋白“冠军驴”品种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博野县“一校一泳池”计划圆满落地,农村中小学游泳课普及率高达90%
- •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9年全省之一,展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
- 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保定名人体系纳入“世界记忆遗产”预备名录,传承历史文化的瑰宝
- • 安国市打造全国首个县域“中医药健康小镇”:10万居民共享免费体质辨识服务
- • 保定剪纸艺术家与故宫联手,打造十二生肖AR窗花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顺平县肠衣产业工人免费肺功能筛查,助力健康保障,发现病例即享终身医疗补助
- •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千部,财政补贴提升至70%:提升居住品质,助力城市更新
- • 涞源县高原康养中心投用,助力5万高海拔居民享受氧疗补贴
- • 徐水驴业粪污资源化率高达95%,循环模式获部委案例库青睐